《》沈阳的故宫,大帅府和北陵烈士陵园代表着近现代史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的经历和磨难,而则是现代沈阳的新貌。圆形的四通八达,以为龙头的中山路五光十色,酒吧,咖啡馆,西餐厅,日料店展现给路人浪漫的境地。
目的地:
- 不限
- 日韩港澳台
- 东南亚及亚洲其他
- 欧洲
- 大洋洲 北美
- 非洲 南美
《》沈阳的故宫,大帅府和北陵烈士陵园代表着近现代史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的经历和磨难,而则是现代沈阳的新貌。圆形的四通八达,以为龙头的中山路五光十色,酒吧,咖啡馆,西餐厅,日料店展现给路人浪漫的境地。
《雪白血红》今天是9.18事件九十周年,1945年以苏联军队的坦克开进沈阳城结束了艰难的抗战。之后辽沈战役的雪白血红在辽河大地上演了悲壮的一幕。战事结束后,在圈了一块墓地祭悼在沈阳阵亡的苏军官兵(1-4)。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954年第一批在抗美援朝中阵亡的志愿军“特级英模”和营级以上军官的遗骨(5-6)也葬在了。中韩建交后,寻找在韩国阵亡的中国军人遗骸被提到了议事日程。2014年经中韩两国领导人的推动,大批在韩国的中国军人遗骸被陆续找到并运回沈阳葬在了北陵烈士陵园内,由于墓地的面积有限,只能把阵亡官兵的名字一一刻在了纪念墙上(7-10)。
《北纬三十八度线》今天是10月25日,也是中国军队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的纪念日。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近三年的“五次战役”后,最终在签署了朝鲜半岛停战协定,基本恢复了1945年划定的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现状。战争虽然停止了,但伤痕留在了参战的各方。的志愿军墓地(1-2)。(3)。韩战纪念碑(4)。附近的韩战纪念碑(5)。的朝鲜战争纪念碑(6)。共同警备区的南北双方(7)。与的战争纪念雕像(8)。南方一侧的“望北塔”(9)。1968年朝鲜俘获美国的船。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 陵园占地24万平方米,地势居高临下。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碑体正面是董必武同志1962年9月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碑的底部有铜铸的花环,花环的两侧刻有1950-1953年字,这是志愿军赴朝参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董必武同志1962年夏题词:"辉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碑体的背面刻有471字祭文。地址:上岗子1号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我国最大的一座安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陵园,一九五一年八月建成,陵园位于于洪区陵东乡上岗子,占地面积二十四万平方米,地势高耸,松柏掩映,庄严肃穆。陵园正门中央,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董必武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十二个大字。背身背面是郭沫若同志题诗手迹: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
陵园占地24万平方米,地势居高临下。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碑体正面是董必武同志1962年9月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碑的底部有铜铸的花环,花环的两侧刻有1950-1953年字,这是志愿军赴朝参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董必武同志1962年夏题词:"辉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召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碑体的背面刻有471字祭文。
如今的烈士陵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由3部分组成,前部为停车区;中部为广场绿化区;后部为瞻仰活动区、陵寝;新建了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陈列、收藏了400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陵园园名由郭沫若题写。陵区中心矗立6米高的花岗岩纪念碑,正面镌刻董必武题词"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背面刻有郭沫若的题诗:"煌煌烈士尽功臣,不灭光辉不朽身。鸭绿江南花胜锦,北陵园畔草成茵。英雄气魄垂千古,国际精神唤万民。峻极高山齐仰止,誓将纸虎化为尘。"纪念碑左、右、后面为墓区,共安葬着123位抗美援朝烈士。其中有3位军级干部、10位师级干部,以及团级干部和战斗英雄、模范、功臣。园内栽植松柏等树木4000余株。纪念馆中陈列的烈士遗物有:邱少云烈士生前用过的冲锋枪;孙占元烈士生前用过的轻机枪;杨根思烈士生前作为毛主席的客人,参加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的请柬;蔡正国等烈士生前荣获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蔡正国副军长牺牲时的弹洞血衣,红军长征10周年纪念章;吴国璋、饶惠谭等烈士生前的用品等遗物;郭沫若讴歌黄继光、邱少云烈士的诗词手迹等等。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的123位烈士遗体,大多是1951年5月至1955年年底,从朝鲜战场上运送到沈阳的。1951年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修建的同时,便有烈士遗体相继送来安葬。翻开烈士陵园的原始"志愿军烈士入园登记表",123位烈士的自然情况历历在目;每个登记表上,都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的大印,留有组织部部长谭开云等领导的亲笔签名。第一位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葬的烈士,叫赵兴玉,66军588团团长,1916年出生,四川省达县石岗岭人,1933年9月于达县入伍,1937年12月在山西省入党,历任县大队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51年1月在朝鲜战场牺牲。入园时间为1951年5月,当时的墓地番号为17组5号。最后一位来到烈士陵园的烈士,是1994年安葬的沈阳军区政治部原副主任何渠若。何渠若烈士1920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入党。1973年9月12日,何渠若烈士牺牲在谈判斗争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