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打凼村位于乡政府东面,距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218户1136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8.5%。打凼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村中慈母山背后的传说代代相传,尊老爱幼、父贤子孝的传统涵养了村子的良好家风。每年重阳节,村子会为花甲以上的老年人举行百叟宴,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
目的地:
- 不限
- 日韩港澳台
- 东南亚及亚洲其他
- 欧洲
- 大洋洲 北美
- 非洲 南美
安龙县打凼村位于乡政府东面,距政府驻地6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218户1136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98.5%。打凼村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村中慈母山背后的传说代代相传,尊老爱幼、父贤子孝的传统涵养了村子的良好家风。每年重阳节,村子会为花甲以上的老年人举行百叟宴,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
今之兴义府试院,位于安龙县城南桅峰山下,在黔、滇、桂交界地区享有盛名。199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起,兴义府试院修复方案经批准逐步实施。2011年4月初,施工方在试院大堂前早已夷为操场的空地上作业时,意外掘出号舍基址。鉴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2011年6月16日至7月4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安龙县文物管理所对试院旧址展开抢救性清理,共揭露面积1600余平方米,发掘初步厘清不同时期的石砌基础3组,即试院、建试院前的民宅及试院废弃后的民国建筑
1652年南明永历朝廷驻跸于此,改安隆所为安隆府,建立政治、军事指挥中心,进行了四年的抗清复明斗争。清代,南笼厅、南笼府、兴义府均在此设治所,军事机构安笼镇、安义镇亦先后驻于府城。辛亥革命以后废府设南笼县,1922年改称安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安龙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奋斗的足迹,了解安龙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等。
安龙农贸市场 物产丰富 价格低廉 蔬菜新鲜 1 -3元 这里海拔1300以上 市场边上都是农民房 可避暑 太舒服了
打凼村的民俗文化和节庆活动丰富多彩。每逢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八等节庆,村里会开展唱山歌、浪哨、打保福等民间民俗活动,以及打糍粑、包粽粑、舞狮、八音坐唱等表演。这些活动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展示了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
打凼村被誉为“民族民间武术村”,村中的布依群众普遍爱好武术,拳脚功夫和刀枪棍棒的招式自成一家。1993年,打凼村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民族民间武术村”的称号。目前,村里年龄最大的两位武术泰斗王廷立、韦洪才均已86岁高龄,仍然天天演武不辍,村里男人几乎人人都会武术
赶大集 时蔬新鲜菜 水果 肉好心鲜 热闹
时蔬好新鲜 品种好多 价格低廉 安龙不通火车 外来人不多 本地人门口多有一块土地 可种点蔬菜 货求关系不紧张 农民难
近年来,打凼村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1年,打凼村获得“贵州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殊荣。2022年,打凼村入选贵州“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打凼村的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近年来,打凼村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1年,打凼村获得“贵州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殊荣。2022年,打凼村入选贵州“第四批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如今,打凼村的旅游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今天星期六 安龙赶大集 逢六赶集 菜农一大早来摆滩了 人还是蛮多的 蔬菜很新鲜 好便宜
打凼村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林木葱茏,古树参天。村中生长着56株树龄为数百年至千年的重阳树,这些古树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是纳凉、休闲、活动、聚会的绝佳场所。此外,打凼村还拥有“万年化石”,这些化石构成了化石的古村落,极具观赏与古生态研究价值。
安龙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这里群山环抱,河流穿城而过,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
生态体育公园 现在没有活动 没有 很静
试院由左右辕门、告示房、鼓亭、头门、龙门、魁星阁、左右号舍、大堂、官厅、二堂以及供赏玩的红杏山房、纳旭亭、蕉雨轩、植桂轩、芝兰室、驰怀楼、观海楼、天香阁、十八先生祠等组成,得屋209间,“规模宏阔,甲天下
一座湖心岛引领一座城随逛 随拍
这里有清澈的湖泊、秀美的山峰和茂密的森林,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在湖边垂钓、登山徒步或是在森林中探寻野趣,都能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安龙的地理位置独特,使得它在历史上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如今,虽然繁华已逝,但那份历史的厚重感依然在古城的每一砖每一瓦中得以体现
馆舍为中国传统宫殿式仿古建筑,是根据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移居安龙、建立陪都之史实复建,因此老百姓也称这里为“皇宫”、“永历行宫”等。博物馆展厅包括南明历史陈列馆、安龙历史文化一、二展厅等,展示了南明永历政权的兴衰史、安龙县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今的历史遗存和民族民俗文化
兴义府试院位于安龙县城南。清雍正九年(1793)贵州巡抚张广泗上疏请建兴义府试院,清廷准奏,时任知府黄世文建于府署右,后迁东门外大佛山麓。嘉庆五年(1800)又迁城北三里许。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府张瑛认为试院偏僻简陋,故耗资白银30800余两新建试院于城内署右(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