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西禅古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佛教寺庙,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历史渊源西禅寺原为王霸修道之地,唐咸通八年(867年)改建为佛寺,初名“清禅寺”,后改称“延寿禅院”“长庆寺”,宋景祐五年敕号“怡山长庆寺”,因位于西郊,俗称“西禅寺”,立寺距今已有1130余年历史。建筑布局西禅寺坐北向南,内有大小建筑30余座,占地面积约7.7公顷。寺庙内主要建筑分布于西北部,呈规则式布局,东南部为寺庙园林区。建筑集中区形成一道中轴线,轴线延三门亭、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华严三圣殿依次展开。 著名景观- 报恩塔:新加坡双林寺住持谈禅法师募资建造,以钢筋水泥为骨,外贴花岗石,共15层,地下还设一层,塔外围的坐龛中有76尊石雕罗汉像,塔内每两层设一厅,每层塔壁镶嵌雕刻了佛像和佛教故事。 - 宋荔:传说为宋天圣年间种植,已有千年历史,先后经历过四次枯荣,主干中心已经枯朽,仅靠外侧不到10厘米厚的残余皮层支撑,是我国最大的荔枝树之一。 - 玉佛楼:藏经阁后新建的玉佛楼,内藏华侨捐献的缅甸大玉佛两尊,一坐一卧,是全国最大的玉佛。文化特色- 啖荔诗会:自明代起,寺僧就在蝉鸣荔红之际,邀请城中文人雅士到寺内寄园举办荔枝会,啖荔、咏荔,吟诗
目的地:
- 不限
- 日韩港澳台
- 东南亚及亚洲其他
- 欧洲
- 大洋洲 北美
- 非洲 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