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城内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桥:洛阳桥
🏻古往今来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著名的跨海梁式海港巨型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也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走进洛阳桥
从市区自驾过来,很远便看到长长的一条横跨两岸,但越走近越发现其特色的地方
🔹桥上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桥下是忙碌在河道里的捕渔人,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洛阳桥桥墩上密密麻麻的贝壳,这个曾在央视介绍过的桥梁技术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万安桥
万安桥
万安桥
万安桥
🏻建造工艺
万安桥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叫做“筏形基础”,即在建造桥墩时,沿桥轴线将大量的石块抛于江底,形成一道扎入河床的矮石堤,待石堤稳定下来后再用条石横竖排列修筑桥墩。其造型就像小船,使得桥墩在潮水的冲击下“稳如泰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种蛎固基法”
牡蛎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蛎。
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一个整体,又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
🏻推荐游览:2小时
🏻交通:自驾,停车场就在桥边50米处,车位不算多,来的时候可以稍微早点
泉州
洛阳桥
小长假周边游
🏻古往今来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是著名的跨海梁式海港巨型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也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走进洛阳桥
从市区自驾过来,很远便看到长长的一条横跨两岸,但越走近越发现其特色的地方
🔹桥上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桥下是忙碌在河道里的捕渔人,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洛阳桥桥墩上密密麻麻的贝壳,这个曾在央视介绍过的桥梁技术也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建造工艺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叫做“筏形基础”,即在建造桥墩时,沿桥轴线将大量的石块抛于江底,形成一道扎入河床的矮石堤,待石堤稳定下来后再用条石横竖排列修筑桥墩。其造型就像小船,使得桥墩在潮水的冲击下“稳如泰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种蛎固基法”
牡蛎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蛎。
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一个整体,又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
🏻推荐游览:2小时
🏻交通:自驾,停车场就在桥边50米处,车位不算多,来的时候可以稍微早点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收藏
泉州
洛阳桥
万安桥
小长假周边游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