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旧国家美术馆游记|走进画框里十九世纪
在柏林博物馆岛上,五座风格各异的博物馆围绕着历史、神话与文明展开,而其中最具“画面感”的一座,莫过于旧国家美术馆(Alte Nationalgalerie)。它坐落于一组阶梯之上,外观酷似古典神庙,门廊庄严,铜像肃立。
/美术馆的建筑,是装饰也是一种姿态
这座美术馆由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施特勒设计,于1876年建成。从结构来看,它仿照古希腊神庙形制——高台、石柱、对称立面,具有一种浓厚的19世纪普鲁士文化自信。
但当真正走进馆内,会发现这种外壳包裹的,其实是一整个时代的波动:浪漫主义的忧郁、新古典主义的庄严、现实主义的沉思,以及早期印象派的观察,构成了德国19世纪艺术的面貌。
/一层与二层,神话与信仰之间的理性肌理
美术馆按主题分层,一层集中于德国新古典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画作以历史场景、宗教叙述与神话寓意为主。作品比例宏大,线条清晰,背景常为石砌建筑、海岸、剧场,带着“雕塑感”。其中不少画作出自德国本土画家,他们以极高的形式控制和细节描绘,试图重构一种理想化的古典精神。
/二层与阁楼,进入现实与情绪的中间地带
继续上行,是我此行最喜欢的展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几幅作品就藏在这里。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只是一道身影,背对观者,面对海、山、树林或天空。他的画不“热闹”,却有一种安静的张力:风是静止的,但人的心显然在流动。
/适合安静看画的一座馆
整座美术馆的空间节奏很好,每层展厅不大,灯光柔和,挂画不密集,给游客足够的呼吸与停顿。旧国家美术馆用一座建筑、几层展厅、几十幅画作,缓慢地向你讲述一个世纪的情绪与思想。在一座经历战争与重建的城市里,这样一座安静、完整的艺术空间,不仅保存了画,也保存了欣赏艺术的能力。
柏林
在柏林博物馆岛上,五座风格各异的博物馆围绕着历史、神话与文明展开,而其中最具“画面感”的一座,莫过于旧国家美术馆(Alte Nationalgalerie)。它坐落于一组阶梯之上,外观酷似古典神庙,门廊庄严,铜像肃立。
/美术馆的建筑,是装饰也是一种姿态
这座美术馆由建筑师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施特勒设计,于1876年建成。从结构来看,它仿照古希腊神庙形制——高台、石柱、对称立面,具有一种浓厚的19世纪普鲁士文化自信。
但当真正走进馆内,会发现这种外壳包裹的,其实是一整个时代的波动:浪漫主义的忧郁、新古典主义的庄严、现实主义的沉思,以及早期印象派的观察,构成了德国19世纪艺术的面貌。
/一层与二层,神话与信仰之间的理性肌理
美术馆按主题分层,一层集中于德国新古典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画作以历史场景、宗教叙述与神话寓意为主。作品比例宏大,线条清晰,背景常为石砌建筑、海岸、剧场,带着“雕塑感”。其中不少画作出自德国本土画家,他们以极高的形式控制和细节描绘,试图重构一种理想化的古典精神。
/二层与阁楼,进入现实与情绪的中间地带
继续上行,是我此行最喜欢的展区——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几幅作品就藏在这里。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只是一道身影,背对观者,面对海、山、树林或天空。他的画不“热闹”,却有一种安静的张力:风是静止的,但人的心显然在流动。
/适合安静看画的一座馆
整座美术馆的空间节奏很好,每层展厅不大,灯光柔和,挂画不密集,给游客足够的呼吸与停顿。旧国家美术馆用一座建筑、几层展厅、几十幅画作,缓慢地向你讲述一个世纪的情绪与思想。在一座经历战争与重建的城市里,这样一座安静、完整的艺术空间,不仅保存了画,也保存了欣赏艺术的能力。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收藏
柏林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