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供奉着五座文殊菩萨。到五个台顶朝拜称之为“大朝台”。没有一定的体力和时间基本上是不可能如愿的。如今,有了专车前去五座台顶,可以朝拜五座文殊菩萨。幸好,还有黛螺顶!

据说,黛螺顶也是当年乾隆想要朝拜五台顶,因山高路险,天气阻隔,几次不能成行。因此,下令修建了黛螺顶,请来五台顶上的五座文殊菩萨,这样,到了这里,就将五位菩萨都朝拜了。这样,称之为“小朝台”。因为山顶上绿树成荫,称之为“黛”,又因为山上寺名为“大螺顶”,到乾隆时期才改为“黛螺顶”。

沿着山坡向上,就是五台山有名的“黛螺顶”。到达山顶有三条途径。一个是索道,两条是步行道。不是修行人,但觉得,到达山顶,还是步行比较好。步行道有1080个台阶,而我走的是步行道,步行道的石块,也不知道有多少年的历史了,石块是光滑的,而许多的地方石块也是残缺的。

徒步黛螺顶途中看到磕着长头的朝圣者男女皆有,他们已是汗流浃背,可是他们神情即使疲惫,眼神始终是坚定的。他们口中念念有词,全然不顾四周好奇的目光,匍匐、起立,三步一叩首地行走在通往心中圣殿的路上。

大概是五台山作为佛地对于人心确实有加持作用,不少游客看到僧人路
过,都会肃然地合掌恭敬;我观察到头发斑白的老人跪在蒲团上,抬起双眸静静地凝视佛像许久;我看到行走在街边、拐角的匆匆人流,彼此之间多了几分微笑、多了几次礼让。

背对着“大螺顶”的木牌楼,眼前五台山的风景尽收眼底,山峦间绿树环绕,庙宇掩藏在其中,红绿相间。几座建筑比较显著,金黄殿顶的是有名的菩萨顶,大殿巍峨的是著名的女子佛学院“普寿寺”,近前,是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回头看时,大螺顶后面是第一座大殿“天王殿”,庙门在大殿的右侧。

踏进庙门,香火弥漫,香炉处香烟渺茫,飘向空中。过牌楼,进山门,见院内的山门背后立有石碑两块:一块立于明万历二十年仲秋,上书“五台山重建佛顶庵碑记”;另一块立于清康照岁次辛未仲秋,上书“青峰顶造像建亭记”。看来,黛螺顶又名青峰顶,佛顶庵是黛螺顶寺的另一种称法。

“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尽云山豁两眸。”站在这里极目远望,但见南台、中台、北台横出天际,与寺院背靠着的东台绵连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围护着台怀腹地的寺庙建筑群。俯瞰台怀,又见殿宇鳞次,楼阁峥嵘,佛塔对峙,石阶层叠,琉璃瓦反射着金光,红围墙一道又一道,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五台山黛螺顶五台山朝圣文殊菩萨智慧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评论 (10条)回复
刀舞龙关注
收藏
五台山
黛螺顶
五台山朝圣
文殊菩萨
智慧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