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失落的秘境(2)——松阳·石仓古建筑群
与横樟村不同,石仓古民居群则位于山村相对开阔的地带,由上茶排、小茶排、山边、下宅街、后宅、蔡宅等6个古村落组成,连绵几公里。横樟村多为山上的梯田,而石仓则更多是村前村后的农田。
早先石仓的居民为清康熙、乾隆年间共有18支同宗的阙氏和雷、邱、冯等上杭移民为躲避战乱从福建汀洲迁徙到石仓。据说阚氏的祖上曾是郑成功的部下。时至今日,他们仍保有并遵循闽汀的许多传统习俗。于是,石仓的建筑风格与松阳的传统民居也大为不同。
松阳的传统民居风格多为黄泥墙、黛青瓦,墙上没有过多装饰,朴实无华。但是石仓保留的民居却大为不同,主墙面多为白墙面、马头山墙、石门坊,墙头绘有精致的装饰花纹,多有徽派建筑的风格。建筑常背山面水,前面为农田和池塘,池塘种有荷花,荷花娇妍,荷叶连天。
透过荷花池看到一家宅院,马头墙从一堵围墙后探出来,便想走进一探究竟。院门在侧面,先是进入前院,而后看到一道石门,上书“祺基泽秀”,应是吉祥安康之意。进到内部,建筑采用四合院布置,为三进三开间院落,建筑有两层,房间则多达几十间,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前庭后院均有楼梯可达二层。走在木制楼梯之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的年代。二层设一圈内庭廊,作为交通。
梁下的牛腿和雀替雕琢得无比精美,飞鸟走兽、花卉植物、神仙人物,无不惟妙惟肖。相比横樟村则精致许多,可见曾经的石仓甚是繁华。庭院之中有泉水井和大水缸,为取水和消防之用。角落还有一架风扇车,是为粜谷之器物。
石仓溪从村前流淌而过,清澈见底。村民多喜欢在此洗衣淘米。待到炎炎夏日,这儿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溪水冰凉,却不妨碍他们在溪中嬉戏打闹。
松阳
向往的夏天
跟着节气去旅行
拥抱夏日
一起探索秘境
最美乡村
与横樟村不同,石仓古民居群则位于山村相对开阔的地带,由上茶排、小茶排、山边、下宅街、后宅、蔡宅等6个古村落组成,连绵几公里。横樟村多为山上的梯田,而石仓则更多是村前村后的农田。
早先石仓的居民为清康熙、乾隆年间共有18支同宗的阙氏和雷、邱、冯等上杭移民为躲避战乱从福建汀洲迁徙到石仓。据说阚氏的祖上曾是郑成功的部下。时至今日,他们仍保有并遵循闽汀的许多传统习俗。于是,石仓的建筑风格与松阳的传统民居也大为不同。
松阳的传统民居风格多为黄泥墙、黛青瓦,墙上没有过多装饰,朴实无华。但是石仓保留的民居却大为不同,主墙面多为白墙面、马头山墙、石门坊,墙头绘有精致的装饰花纹,多有徽派建筑的风格。建筑常背山面水,前面为农田和池塘,池塘种有荷花,荷花娇妍,荷叶连天。
透过荷花池看到一家宅院,马头墙从一堵围墙后探出来,便想走进一探究竟。院门在侧面,先是进入前院,而后看到一道石门,上书“祺基泽秀”,应是吉祥安康之意。进到内部,建筑采用四合院布置,为三进三开间院落,建筑有两层,房间则多达几十间,一看便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前庭后院均有楼梯可达二层。走在木制楼梯之上,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回到了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的年代。二层设一圈内庭廊,作为交通。
梁下的牛腿和雀替雕琢得无比精美,飞鸟走兽、花卉植物、神仙人物,无不惟妙惟肖。相比横樟村则精致许多,可见曾经的石仓甚是繁华。庭院之中有泉水井和大水缸,为取水和消防之用。角落还有一架风扇车,是为粜谷之器物。
石仓溪从村前流淌而过,清澈见底。村民多喜欢在此洗衣淘米。待到炎炎夏日,这儿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溪水冰凉,却不妨碍他们在溪中嬉戏打闹。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收藏
松阳
向往的夏天
跟着节气去旅行
拥抱夏日
一起探索秘境
最美乡村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