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隋唐洛阳城天堂遗址
隋唐洛阳城天堂是武则天于公元689年(唐垂拱五年)在洛阳宫城核心区建造的皇家礼佛建筑,与明堂(万象神宫)共同构成武周政权的政治与宗教象征。天堂最初被称为“通天浮屠”,其核心功能是供奉一尊巨型夹纻佛像(高逾30米),彰显武则天对佛教的推崇,并借佛教“君权神授”思想巩固统治。
天堂是唐代皇家礼佛的最高殿堂,武则天在此举行国家级佛事活动。 天堂高约150米(按唐代尺度记载),远超明堂,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木构建筑之一,象征“天”的至高无上,呼应明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侧,今洛阳市定鼎路与中州路交叉口东北,两遗址直线距离约100米,形成“一殿一塔”的轴线布局。1980年代初步勘探发现夯土基址,2010年系统发掘确认其为五层圆形台基结构,底层直径约70米,残存高度约11米。中心发现直径14米的巨型柱坑,推测为支撑主佛的中央立柱遗迹,印证史料中“巨佛十围”的记载。
天堂,亦名通天浮屠、天之圣堂,始建于公元689年,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正殿明堂的北侧。天堂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感应四时、与天沟通的御用礼佛圣地,古代天堂内有大佛,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
今天的天堂遗址保护建筑高达88.88米,是一座巍峨高大、直上云霄的仿唐风格塔式建筑,外观五层、内有九层,彰显帝王九五至尊的无上地位,集遗址保护与古建筑复原展示于一身,将武则天皇家文化与洛阳本土地域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景区"新地标"。天堂内部通过原创壁画、木雕、铜雕、石雕等仿古装饰,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茶文化、宫廷礼仪、佛教文化等体验性的展示,还原唐代天堂历史原貌,再现武则天、洛阳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展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天堂遗址不仅是唐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武周政权“神都”洛阳的核心地标。登上高塔可以俯瞰隋唐洛阳城遗址,周围视野开阔。内部每一层景观都不同,也是饮茶赏乐的好去处。
隋唐洛阳城天堂是武则天于公元689年(唐垂拱五年)在洛阳宫城核心区建造的皇家礼佛建筑,与明堂(万象神宫)共同构成武周政权的政治与宗教象征。天堂最初被称为“通天浮屠”,其核心功能是供奉一尊巨型夹纻佛像(高逾30米),彰显武则天对佛教的推崇,并借佛教“君权神授”思想巩固统治。
天堂是唐代皇家礼佛的最高殿堂,武则天在此举行国家级佛事活动。 天堂高约150米(按唐代尺度记载),远超明堂,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木构建筑之一,象征“天”的至高无上,呼应明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堂遗址位于明堂遗址西北侧,今洛阳市定鼎路与中州路交叉口东北,两遗址直线距离约100米,形成“一殿一塔”的轴线布局。1980年代初步勘探发现夯土基址,2010年系统发掘确认其为五层圆形台基结构,底层直径约70米,残存高度约11米。中心发现直径14米的巨型柱坑,推测为支撑主佛的中央立柱遗迹,印证史料中“巨佛十围”的记载。
天堂,亦名通天浮屠、天之圣堂,始建于公元689年,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正殿明堂的北侧。天堂是一代女皇武则天感应四时、与天沟通的御用礼佛圣地,古代天堂内有大佛,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
今天的天堂遗址保护建筑高达88.88米,是一座巍峨高大、直上云霄的仿唐风格塔式建筑,外观五层、内有九层,彰显帝王九五至尊的无上地位,集遗址保护与古建筑复原展示于一身,将武则天皇家文化与洛阳本土地域文化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景区"新地标"。天堂内部通过原创壁画、木雕、铜雕、石雕等仿古装饰,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代茶文化、宫廷礼仪、佛教文化等体验性的展示,还原唐代天堂历史原貌,再现武则天、洛阳与佛教的深厚渊源,展示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天堂遗址不仅是唐代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武周政权“神都”洛阳的核心地标。登上高塔可以俯瞰隋唐洛阳城遗址,周围视野开阔。内部每一层景观都不同,也是饮茶赏乐的好去处。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收藏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