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勇哥的专题邮集启发,正好看了杨维桢和顾瑛的年考,想着也做一个人文底蕴的邮集,便请寓居昆山的朋友给我寄亭林、玉山的邮戳。

理想很丰满,朋友跑了四家邮局后发现,某薯上晒的昆曲纪念邮戳、文化日戳、亭林路邮局甚至都撤销了。

朋友寄来的明信片,是“娄江明珠”新镇镇发来的,意外地盖了玉山镇昆曲主题邮局的纪念章,也算是戏迷的意外之喜。

作为散装的江苏十三太保,昆山“新镇”也是有点子历史在身上的。新镇不是新兴的集镇,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天宝年间,公元751年至明弘治十年(1497),都归属惠安乡。

不同于其他靠运河、窑业兴起的古镇,新镇的崛起要归功于广东商人刘厚吾。他是青帮“通”字辈人,也是当时的昆山首富。如今的昆山的市级文保单位“振东侨乡”,就曾是他的私人农庄。

 民国二年(1913年),刘厚吾来到昆山,表面上垦荒植树,养鱼修路,以一己之力,建起了百余间房屋用来经商。有了这座“丁”字形小集市,附近的农民便来此贸易,新镇由此得名。

不同于元末昆山首富顾阿瑛的高雅情操、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心系桑梓,刘厚吾这个本地人口中的“南蛮人”算得上横行乡里,欺压民众。

刘厚吾是一个不讲规矩的黑心商人,他背地里种植罂粟、自制鸦片,勾结官府、地痞,欺压民众。

后来的广东籍同乡们在此落地生根的,也不乏造福民众者。1923年,加拿大归侨黄湘、马湘二人为首,从岑春煊后辈手中收购了一家垦植公司,起名“振东农垦公司”,取振发广东,振兴农业之意。

振东农垦公司以国际视野打造了乡村建筑的模范,还常捐款支援军队。振东小学有教无类,提倡生产教育,有健全的公共设施。

伍胜松以现代化的运作模式来经营公司,还规定了“凡品德不良、吸毒嗜赌者不得入股”,后成为当时中国民族经济的一支新生力量。

民国35年,部分村民搬迁到现新镇处(今天的珠泾村四组),俗称“新新镇”或“外新镇”,原来的旧址则称“老新镇”。

如今的振东侨乡尚保留有 28 栋民国风格建筑,是民国建筑最为集中的群落,也是迄今为止苏南地区唯一的侨乡。

上次看完黎星的舞剧《火车站》后,也一直在想,我们这些在他乡挥洒热血和青春的异乡人,到底能留下什么呢?百年之后,被后来者追忆起时,是带着温情抑或怨怼呢?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怪人村关注
收藏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