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奎拉开车过来不过20分钟,甚至连一个弯都不需要拐,好近。早有“预谋”的我在南门外旁边的荒地上停好车,在进城参观之前先飞一段大疆,用上帝视角来俯瞰这座九星之城。

外墙正9角星、18边,对应里面18条放射状主路,最终汇聚在正6边形的广场上,呈现出中心对称的奇妙设计。

帕尔马诺瓦在意大利语中的含义为金棕榈。这座小城是文艺复兴晚期的堡垒城市的典范明星,由威尼斯共和国的贵族在1593年建成。它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这个基于乌托邦理想的设计——

在文艺复兴时期,有许多关于乌托邦的想法,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还是一个城市,都浮出水面。乌托邦被认为是整个社会最完美的地方,这个想法是由托马斯·莫尔爵士开始,他写下著名的《乌托邦》。这本书描述了一个城市的物理特征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日常。它引燃了文学界的火焰,很多其他类似性质的书籍都在其后短期内写成,他们都遵循一个主题——平等。每个人都拥有相同数量的财富,地位和生活经历,社会消除了多样性,并有基于规划的单调环境。他们居住的城市总是几何形状,周围是一堵提供了军事防御力量的墙。

在经历了一系列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之后,艰难获胜的威尼斯共和国决定构筑一系列边境防御堡垒型城市。于是在16世纪末,这座军事上体现了火药引入后导致的建筑和军事技术两方面重大转变、人文上体现了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乌托邦理想的驻防城市拔地而起。九个角上都有同样的凸出部分,在抵御敌人时可以互为犄角、相互保护,加倍的周长带来更多的居高临下射击角度,加上城墙外侧的护城河,整体会让防御方占有更大的优势。

当然,就和身为现代人的你在看到图纸时的第一反应一样,这种平均主义甚至过于死板的设计并不能带来吸引人的宜居空间。帕尔马诺瓦从它建立起至今都不以人气著称。建成之后没多久,威尼斯共和国就不得不靠赦免刑期的方式鼓励罪犯移民至此,并免费提供建筑材料,才逐渐将这座面积并不算很大的堡垒城市填满人口。

从空中鸟瞰完毕的我们进去简单逛了一会儿。果然,尽管是周末的下午,这里还是明显缺乏人气,只有极少的人影。在我一路经过这么多的冷门小城里,它可能都算是人口最稀疏的了。

进入广场,正六边形的完美对称结构在欧洲极少见,也蛮有趣。

黄昏时分,偌大的中心广场居然都不见一人,真是无比冷清。不过这样的古城,还是有种莫名的美感呢。

除了广场之外的街道实在乏善可陈,破落且缺乏特色,也就没拍。讲真,如果没有无人机,这还真不是一座适合观光的城市,也难怪地图上看来如此有趣的城市,居然会长期默默无闻呢!(穷游目的地上以前都没有这里,是我做功课时才建议管理员加上的……)

但但但但……但是!别小看它,它也整座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呢!——2017年的新晋世遗“16至17世纪的威尼斯驻防城市”,包括意大利3座、克罗地亚2座和黑山1座城市,共计6座城,都有强化的军事防御用途,形式却各不相同。其中平原上的中心对称城市仅此一座。这些防御工事,保护了从黎凡特到亚得里亚海的贸易线路及威尼斯共和国北部的漫长边境,体现了火药技术兴起后的先进防御理念和精巧设计,并在之后迅速地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意大利帕尔马诺瓦帕尔马诺瓦堡垒城市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你要相信哥关注
收藏
意大利
帕尔马诺瓦
帕尔马诺瓦堡垒城市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