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冈石窟,洞内洞外皆佛像,石窟无处不飞天。飞天的形象来自古老的印度神话中 “天人”、“天女”。

佛教中把能在空中飞行的鬼神,叫做“夜叉”,或“药叉”。伺候帝释天的音乐神,一位是乾达婆的主奏乐,一位是紧那罗的主唱。许多人把夜叉、乾达婆和紧那罗一起称为“飞天”。

犍陀罗艺术从中亚东渐,经“丝绸之路”传播至新疆。米兰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便是东西文化 “多元交流”的产物。库车佛寺遗址出土的舍利盒上绘制的龟兹乐舞图中也绘有“有翼童子”。

北魏中晚期,飞天形象开始脱离犍陀罗艺术的影响,展现翱翔于天空中的动势之美,无翅无羽无圆光。

南朝流行的褒衣博带之风与秀骨清像之貌,形成北魏石窟造像中“飞天”形象演变的脉络,并深刻影响了隋唐以后飞天的形象。

服饰开始由袒右肩式,变为褒衣博带式;身姿由" V "形" L "形,逐渐演变成" U "" C "形,最后以具有曲线美的" S "形身躯展现在世人面前;性别由质朴刚健的男性形象转变为柔美秀丽的女性形象。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怪人村关注
收藏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