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
目的地:
- 不限
- 日韩港澳台
- 东南亚及亚洲其他
- 欧洲
- 大洋洲 北美
- 非洲 南美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设有大理古城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
贵阳市一武胜门。武胜门遗址修建时代明朝,现为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文昌阁在修缮。不开放。
北京路citywalk | 跨越两千年,探秘藏在越秀的小美好🏃在广州有这样一条全国闻名的步行街,它就是被誉为“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的北京路步行街,也是广州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自公元前214年广州建城开始,历经2200多年。📍别看这只是一条步行街,里面可藏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6处,市级文保单位5处,拥有“六个千年”历史文化遗迹,妥妥的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怪不得有俗语说:“不到北京路,不算到广州”。1⃣️南越王博物院前身为2014年开放的南越王宫博物馆,是两千多年来广州作为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见证,被誉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2⃣️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构水闸遗址。遗址就在光明广场内,其出土对了解南越国时期广州城区的防洪设施及当时城市的布局、结构等提供了重要线索。 3⃣️省财厅旧址是广州近代仿西方古典折衷主义代表建筑之一,前身为明清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即藩司衙门)驻地,民国后在此筹建广东省财政厅。4⃣️清代广州城坊示意图以清代广州城坊为参考蓝本,通过微缩景观模型再现了清代晚期广州古城十八城门、标志性建筑和民居等羊城轮廓,体现了清代广州城垣形制齐整,山水防护兼备的建城特色和云山珠水的城市格局,也坐实了北京路“古道、文道、商道、官道、财道”五道合一的重要地位。5⃣️千年古道在北京路上,就可以看到这条被发掘出从唐至民国共11层的路面,被誉为“中国第一条千年古道”。6⃣️千年古楼遗址于2002年发掘出土,2019年和千年古道一起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大佛寺现已成为北京路的著名网红打卡地,夜晚亮灯后金碧辉煌,非常壮观。8⃣️太平馆创立于1885年,是“近代中国人自创的第一家西餐厅”,很多名人来过。9⃣️惠福美食一条街集聚了特色小吃、岭南特色家常小菜以及东南亚风味等各类型饮食店铺,是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体验“食在广州”的必到之处。🔟北京路天河城北京路吃喝玩乐购一条龙服务的shopping mall。推荐花悦雅厨,闹市里的花园餐厅,太美了~~
多福寺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马头水乡庄头村,始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年),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建。寺坐北朝南,南北长66米,东西宽48米,占地3154平方米,建筑面积1867平方米,三进院落,有天王殿(兼山门)、大雄宝殿、藏经阁、千佛殿(原基复建),保留了明代建筑布局的真实性。大雄宝殿内存原塑和悬塑14尊,是明代彩塑之佳品,东、西及后壁佛教壁画,绘制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多福寺建筑布局完整,保留的彩塑、壁画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多福寺位于崛围山上。寺院创建于786年(唐贞元二年),唐代大将沙陀人李克用、后唐庄宗李存勖父子曾到此礼佛朝拜。寺内现存1615年(明万历四十三年)石碑有“栋宇远迈汉唐”的记载。清道光《阳曲县志》载:“晋王李克用与子存勖焚香刻石题名于此,即山上寺也。”宋代曾毁于兵乱,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在原址上重建。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坐北朝南,殿台楼阁为砖瓦木石结构。原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称为“真三院”,前后左右看皆为3院,共有9院。现存建筑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为面宽3间的山门,山门外塑哼哈二将,内塑四大天王,山门左右为钟鼓楼。进山门后,正面为大雄宝殿,面阔7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四周围廊,规模雄伟,内供三佛四菩萨,高达丈余。主像后塑有倒坐观音1尊,为明代杰作。殿内三壁绘有释迦牟尼本生故事壁画84幅,采用沥粉勾勒衣纹,并用自然景观连缀单幅。在多福寺东南的山顶建有舍利塔,原是宋代建筑,塔基、平台用砖石砌成,东西宽约17米,南北长21米,塔高25米,共7层,呈6角6面,做工精巧别致,立于崛围山之巅,宛如武士头盔上的顶缨。立于塔基向东远眺,太原城一览无遗,高楼大厦林立,双塔凌霄与此塔遥遥相望,近看汾水波粼闪烁,两岸绿荫成行,禾田成网,令人心旷神怡。
甘肃省兰州市一法雨寺(白塔山)法雨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白塔山公园中轴线北端西侧,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原称罗汉殿。法雨寺经过多次重建和修缮,现占地面积为八百平方米,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山门天王殿、藏经楼等。法雨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六年(公元1740年),原称罗汉殿。在光绪年间曾进行过重修,20世纪50年代整修后改为展览馆和办公用地,1984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23501#白塔山公园-法雨寺}-->
【龙泉一日】⭐完全徒步上下龙泉山,其实是临时起意,本想着走多少算多少,结果一走就是一整天,在山里乱窜意外收获满满⭐路边遇上牌子写着神仙洞摩崖造像(图1-2)就在一旁的山坡上,本想着爬几步就能找到,没想到在没路的野山上一找就是一小时,还在这龛宋代摩崖,主座头光精美,五尊像衣饰线条流畅,让这段艰难的野外访古有了回报⭐作为汉代东出蜀地的古东驿道所在,龙泉山上还分布着龙泉湖、古井、桃花故里、望花亭一众人文景观,但寻跑马坪崖墓未果,连当地人也没听过,估计已经回填,回程走回大路,沿途建筑彩绘着24节气的墙画,到打车时还意外发现背后的大树是辛亥革命四川首义址,下次看来得再找时间腿儿着去石经寺瞧瞧
新疆伊犁伊宁市一乌兹别克大院乌孜别克族文化大院 初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伊宁市非常有特色的庭院,这种乌孜别克族风格的建筑,乌兹别克族守护传统的文化大院 ,客梦共民俗旅路区。伊宁乌兹别克大院
【崇州一日】⭐从罨画池一路溜达去崇州博物馆,想抄近路,结果绕到背街无路处,意外遇上一处市保龚家宅,后来在博物馆看到,在这小城里,光是城区都有崇州天主堂、张家院子、石家宅、崇庆州城墙等多处古迹⭐而目的地崇州博物馆所在地,正好也是一处省保杨遇春宫保府,是清代著名福将的家族宅邸,也是川内唯一完整的清代高级官员府第,值得一逛,至于曾经蜀州八景之一的“西江晚渡”,川西第一桥早不复存在,唯留文井江和古驿道上的记忆化作的雕塑了<!--{1#320692#晚渡广场-西江晚渡}-->
贵州省安顺市一谷正伦故居谷氏旧居位于安顺市区儒林路北段,为清代、民国建筑风格,木结构民居建筑,坐东向西,占地177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为安顺名人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幼时居住的地方。旧居主要建筑形式为穿斗式木结构小青瓦顶,四周围以院墙,南北两宅均有门厅、过厅、正房等建筑,其布局将地方民居建筑形式与城市商业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形成居住与商用相结合的组合形式。谷氏旧居所在之处为安顺老城东北城厢之儒林路。儒林路,清初时为提督绿营兵演武之地,后渐为郡人择居建房之用,遂成街道。谷氏旧居北宅创建于清中后期,初建时仅为一宅,民国时再添部分建筑,形成前店后宅式三进院落,后院还有园圃。南宅为谢氏家族于同时期所建。民国中期,由于谢氏家道中落,而谷氏兄弟位高权重,至使其家渐积钱货,其父谷兰皋为陪嫁其养女自谢家买进,从而成为谷家产业。一门三兄弟同在国民党五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却是十分少见。于是,老百姓中流传“谷门三中委,宋家三夫人”的说法。蒋介石还曾经给谷家写了一幅对联:“一门三中委,天下第一家。”新中国成立后,旧居划为军产,作为解放军第五兵团17军后勤部100余人的军需供应处。上世纪50年代中期,儒林路上的旧居由军区卖给原安顺县供销社,供销社作为棉花仓库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改为供销社职工宿舍。现仍为供销社职工住房,产权为供销社所有。现在,门口开了茶馆,走到里面才是谷正伦故居。谷正伦故居
贵州贵阳市一贵阳市武胜门云岩区文昌北路的【武胜门遗址】 贵武胜门遗址就在【文昌阁】隔壁,武胜门遗址又称【老东门】,1998年9月被评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胜门
贵州贵阳一贵阳翠微园贵阳有一座翠微园,大隐于市的古建筑群,隐藏着黔南文化的精粹。王阳明曾为它写诗,南明永历皇帝在此建行宫,清代云贵总督为其题写匾额……仔细算起来,翠微园是属于贵阳标志性建筑甲秀楼景区一部分的,但园子的秀美和历史却值得单独拎出来,值得单独细细游览和观赏。位于甲秀楼旁边。
贵州紫云县一紫云硐普化禅寺紫云硐普化禅寺的建筑规模宏大,包括五殿三阁(祖师殿、观音殿、大佛殿、玄帝殿、关帝殿;大慈阁、朝阳阁、藏经阁),石梁石柱,飞阁流丹,壁石精彩,龙凤花纹,工艺精湛,供奉的佛像栩栩如生,常年香火不断。历史上,紫云硐普化禅寺在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建筑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然而,从南宋至元末的240余年间,由于战事不断,寺庙几经沧桑,屡建屡毁。明、清朝时期曾五次修复,香火仍然旺盛。现在基本上已经修缮。天天开放。免费参观。大雄宝殿后面可以等紫云硐。图十,新修的山门。 紫云硐普化禅寺
贵州紫云县一在紫云硐俯瞰紫云县城。看看下面就是高速公路,紫云硐位于高速公路紫云出口处一百米。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紫云硐
贵州紫云县一紫云硐紫云硐普化禅寺恢宏壮观,大雄宝殿后面,从山脚到洞口,共有两米至三米宽石级360余级,蜿蜒上伸,设有休息纳凉石蹬三处。紫云洞共有楼阁四层:一层为财神殿,二层为观音殿,三层为大佛殿,四层为玉皇殿。洞内岩浆滴水恢复如初。洞之雄伟壮丽胜于昔日。从山脚至洞口坡地重新植树,入其内凉爽之气使人心旷神怡。图九,登紫云硐,豁然开朗,紫云县城,高速公路,映入眼帘。一时,神器清新 ,景随心动。修建在二山夹持的神奇庙宇。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硐
贵州贞丰县一谭家大院(贞丰古城)贞丰古城谭家大院的由来如下:始建时间:清朝末期。建造者:返乡官员谭子雨。祖籍与迁徙:谭氏族人祖籍山东。后迁徙至太平古洋里(今黄山区三口镇巷里村)。祖上在南宋年间曾出过一任休宁县令,名为谭松。谭家大院匾牌 ,这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百年建筑。新中国成立前是镇上最有名的大户人家。现在是茶馆。是一个浙江人开设的。很有意境。贞丰古城 贞丰古城谭家大院
贵州贞丰县一珉球书院(贞丰古城)珉球书院,位于贵州贞丰,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州袁敏升率绅民捐建。 贞丰古城珉球书院
贵州贞丰县一阁楼(贞丰古城)阁楼位于贞丰古城原小西门南侧,清咸丰十年(1860年)建,原建筑为六角攒尖顶,五层五重檐木结构穿斗式。通高24米,底层为石墙,有木梯直达顶层,民间称为“走马转角楼”。清末改建为歇山三重,高16米。正脊中塑葫芦宝顶,筒瓦盖面,鳌鱼翼角,角下系摆铃。贞丰古城 贞丰古城阁楼
贵州贞丰县一两湖会馆(贞丰古城)位于贞丰古城内南大街,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名“寿佛寺”。道光以后,旅贞湘鄂人士日增,建同乡会于内,改名“两湖会馆”。上世纪30年代,张显模(字鸿藻,贵州自治学社首任会长〉在此设私垫。两湖会馆坐东向西,在一条中轴线上,依地势高低由前、中、后三殿组成一个侧座式四合院。均为木构硬山项建筑。梁架结构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门面为砖砌四柱三门楼式,正门宽1.84米,门额上有横匾,用彩色瓷片镶嵌的“两湖会馆”四个大字。今字迹依稀可辨。横额上有泥塑“寿福寺”三字。前殿通面阔13-.9米,进深7.86米,内室110平方米、可容百余人。殿内有戏台,台前两根装饰小柱座落在莲花台上,柱顶刻有一对垂莲,刻工精巧.造型逼真。戏台前有一庭院,院内一排石级直通中殿,石级左右各有一个花坛,荷叶式交错形成的茶墙淡雅古朴。贞丰古城 两湖会馆
贵州安龙县一天主教堂安龙县天主教会是贵州天主教的历史文化,是南明悲催的历史记忆。是梵蒂冈专门设立的中国布依族的主教区座堂,还很壮观。安龙教会现存永历王朝石碑文物、西林教案遗迹、“牂牁母皇”朝圣地旧址、传教士遗物与教会建筑群旧址四类文物古迹,以物证史地见证外来天主教是如何在明末清初渗入开启、晚清咸同介入影响、清末民初融入互动、民国年间深入扎根黔桂滇边布依族社会的本地化历程及其形成的“布依族主体化特质”,从而展现传教士、山地民族与西南边疆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安龙教区公教会在贵州为中国布依族设立的唯一教区。安龙有贵州唯一的皇宫,晚明皇宫曾有悲壮而精彩的教会故事,安龙博物馆有详细介绍,有照片,实物在安龙天主教堂里面保存。安龙天主教堂
贵州贞丰县一两广会馆(贞丰古城)顾名思义,指的是广东、广西的商贾在此的聚落之处。两广会馆的出现,意味着当初这里繁荣喧闹,两广盐商和远涉驻足的同乡商贩以此为家,同商共议行商之道,后来渐渐形成了迁徙至此的两广同乡会。 两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