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馆——六必居博物馆(上)

在北京的大小超市里,六必居酱菜和调料总是占有一席之地。青花瓷的白色大坛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各种各样的酱菜。我最近才知道六必居竟然有一个自己的博物馆,而且就在前门大街的大栅栏,于是找了一天专门去参观,让我第一次了解到“酱”亦有“匠”。

都说闻香识女人,我是闻着酱香味儿找到六必居总店的。六必居的总店就在与前门大街平行的粮食店街3号,从前门大街往大栅栏方向走几步,就到了粮食店街,六必居总店离街口仅几步之遥。鼻子灵敏的人一下子就能闻到鲜香的酱菜味儿。总店果然气派,三层楼的清代风格建筑古香古色,门口几尊清代人物雕塑充满市井生活气息,黑底金子门匾上“六必居”三个大字端正遒劲。(见图2)

穿过品类齐全的一楼酱菜营业厅,我来到了三楼的展厅。一进去就看到了再现昔日门店场景的老柜台,惟妙惟肖的掌柜雕塑,让人沉浸式地置身于历史久远的老酱园。在复原的老店里,货架上摆着六必居传承至今的十二道经典酱菜。(见图3)

博物馆分为“食肴之将”(中华酱文化史)、“源远流长”(六必居历史)、“涅槃重生”(艰难岁月)、“与时俱进”(今日的六必居)四个单元。

“酱”是打开中餐烹饪密码的钥匙。在烹饪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如何把食物做成美味,酱起到了关键作用。

《汉书•食货志》中说“夫盐,食肴之将”,可见当时的人们就认识到盐是饮食中重要的调味品。

随着对发酵技术和盐渍技术的掌握,人们“以豆合面而为之”,酱应运而生。

“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酱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人们的味蕾,孔子亦曾发出过“不得其酱,不食”的感叹。

先秦的“酱”基本是用各种肉料加工而成的。汉代起,以大豆为基本原料的制酱工艺逐渐稳定。

北魏贾思勰所著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当时豆瓣酱的制作方法,但整个工艺耗时、费力,过程如下:

原料豆——蒸煮——去皮——再蒸——晾晒——和曲(加入白盐、黄蒸、草苣、麦曲)——罨(yan,三声)黄——酱黄——(加入盐卤、黄蒸)暴晒——成品(见图4)

唐代大豆酱的制作工艺得到改进,把制成的曲料晒干后收起来,随时可以加水调盐晒制成酱,方法简便,因而逐渐推广流行开来,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未完,后文见个人主页中的同名笔记(中))

六必居(前门店)大栅栏商业街前门大街负责任的旅行爱上博物馆博物馆北京周末亲子游
PS. 穷游APP刚刚更新了新功能: Biu,我每次旅行都是用TA来 找攻略、规划行程、然后预定机票、 酒店。还能进行 约伴、看看 周末去哪玩儿。你也可以去试试哦!
闲云野鹤逍遥游关注
收藏
六必居(前门店)
大栅栏商业街
前门大街
负责任的旅行
爱上博物馆
博物馆
北京周末
亲子游
相关推荐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