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的一百个国家系列之 -- 哥伦比亚的咖啡农场哥伦比亚的咖啡闻名于世,原因之一是这里的气候和海拔非常适合咖啡生长。这次参观了一个咖啡农场,从咖啡的种植、培育、采摘、晾晒、烘焙一直到最后的冲泡,非常系统和全面的给讲了一遍,还配合有亲身体验,很有意思。咖啡发源于埃塞俄比亚,之后传播到也门和整个中东地区,又进入欧洲,后被欧洲人带入南美。咖啡有很多品种,在农场里特意讲说,在哥伦比亚种植的咖啡多为比较矮小的树种,因为直到现在大多数咖啡农场里仍然是人工采摘,以得到最高品质的咖啡豆,而哥伦比亚人的身高偏矮,如果咖啡树过于高大会增加采摘难度。咖啡树的种植是先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育种,种子发芽之后大约一周(或者是一个月,有点记不清了)才把树苗移栽到农场里开始种植。另外,根据我的记忆,当时是这样讲的,说咖啡树长到十个月之后就会开始结果,到大约四年的时候结果数量会锐减,这时候要把树贴地砍掉,之后重新长出来的树又可以正常结果了,如此循环三次之后,这棵树不再具有结果的能力,会把整棵树刨出来,重新种新树。但这段信息和现在如果到网上搜看到的完全不同,我已经无法确定到底是不是对的,只能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哥伦比亚验证一下吧。果实成熟之后开始进行采摘,这个步骤之所以坚持用人工进行,是为了确保摘下来的所有果子都处在最好的成熟期,不会太生,也不会熟过了,这是用机器很难分辨出来的。前四张照片都和采摘有关,第一张如果仔细看,我的腰上有个筐子,那就是用来放摘下来的咖啡豆的,第二张是个介绍,说1973年之前筐子是藤条的,之后逐渐被塑料筐取代。采摘下来之后的第一步是去皮,第三张照片里的机器是过去用来去皮的,现在已经有更现代化的设施了,第四张是大家把摘到的咖啡豆放进机器里,亲自进行去皮的操作。体验过采摘之后,是晾晒和烘焙的过程,篇幅所限,这部分只能先略过了。最后是冲泡和品尝,大家围坐在桌子旁,每个人发一套“道具”。那两个小瓶子最有意思,是一套“气味瓶”,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气味,比如“土豆、泥土”等等。第七张里的两杯咖啡是相同的咖啡粉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冲泡出来的,味道截然不同。最后三张照片是咖啡的花苞、盛开的花儿、青色的果实和快要成熟的果实,在没有四季的地方有个特点,同一个植株或者同一片树林里可以同时有着各种阶段的花儿和果实,所以能同时拍到这三张照片。
目的地:
- 不限
- 日韩港澳台
- 东南亚及亚洲其他
- 欧洲
- 大洋洲 北美
- 非洲 南美